说 明
一、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领导决策服务的宗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粮食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设置2007年度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实证调查为主要手段。研究结论和建议,要求以小见大,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又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时间,除了在研究要求中专门有要求的,以2007年12月30日为限。无特殊原因超过时限提交研究报告的课题承担人,在今后三年内取消其申请课题的资格。
四、课题设置分为定向委托课题和公开招标课题两种类型。定向委托课题(共11项)实行定向委托确定主持人,根据工作需要已经定向委托;公开招标课题(共20项)公开向社会招标。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请进行评审后,确定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人选。招标题目以本指南为限,原则上不接受自选课题申请。
五、课题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高级职称,或者大学毕业工作满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满2年的研究、教学、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不具备上述职称或时间规定,但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员,也可提出申请。
(2)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申报课题研究领域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3)具备按时完成课题研究的物质技术条件、手段和时间保证。
六、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从发布课题招标之日起开始受理申请。申请者请直接从中国农业信息网上下载课题指南和课题申请书。
课题申请截止日期:2007年3月10日(以邮戳日期或Email发出日期为准)。
课题申请材料请寄:100026(邮政编码),北京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综合处);通过Email提交申请书的申请人,也要向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邮寄纸质的、盖有单位公章申请书。
联 系 人:杨洁梅
联系电话:(010)64193277,64192740
传真:(010)64192777
Email:rkxmoa@agri.gov.cn
一、定向委托课题(已定向委托,共11项)
200701.建设现代农业战略研究
研究目的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本项研究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农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建设现代农业的规律性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建设现代农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科学内涵,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探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提出建立健全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相配套体制机制的措施建议。
研究要求
1.以农业发达国家为例,总结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建设现代农业的规律性经验。
2.在回顾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新的形势和机遇。
3.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科学内涵,深入分析现代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化的关系,提出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4.研究提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
5.研究提出现代农业建设应把握的原则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应组织一次专家研讨会,并在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02.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战略研究
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效用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由此派生出的农业产业服务业地位日益重要,成为新形势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抓手。本项研究要深入探讨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业的概念范畴,明确农业产业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发达农业国家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的经验、规律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分析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业的战略意义,归纳我国农业产业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明确我国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的思路,提出我国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的政策措施。
研究要求
1.深入研究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业的概念范畴,明确农业产业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2.阐明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3.分析发达农业国家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的不同模式,总结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业产业服务业的功能定位、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4.研究明确我国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的思路和战略重点。
5.提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03.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围绕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领域,努力构筑涵盖粮食产业、畜牧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农业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本项研究要在借鉴国外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因素,明确加快构筑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提出加快构筑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研究要求
1.考察世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历程,借鉴有关国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的经验教训。
2.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3.研究提出构筑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点内容、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4.研究提出构筑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04.现阶段粮食稳定发展问题研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紧紧把握的重点。近三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增产,总量供求状况有所好转,但满足日益增长消费需求的压力依然存在。本项研究要求在理论分析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规律进行科学总结,针对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研究要求
1.利用近年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科学总结我国粮食生产规律。
2.在总结我国粮食生产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分析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4.研究提出新形势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05.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战略研究
研究目的
我国农业由于资源约束,最终是要靠科技解决吃饭问题的。因此,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的双重制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本项研究要在把握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功能定位、体制机制问题,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的政策措施。
研究要求
1.分析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带来的机遇与提出的挑战。
2.分析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研究探讨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
4.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机制和途径,研究明确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思路。
5.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的政策措施。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06.加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努力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本项研究要在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在建设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方面的经验,根据我国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研究提出加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以及政策建议。
研究要求
1.客观描述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历程,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2.考察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借鉴其在建设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方面的经验。
3.根据我国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研究提出加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
4.研究提出加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报告。
200707.构建新时期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研究
研究目的
近几年,中央根据粮食产销形势的新变化,先后出台了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增支综合直补等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专项补贴与综合补贴相结合、产业发展补贴与农民收入补贴相配套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基本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目标,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但由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仍处于初创阶段,特别是我国农户数量庞大,补贴资金数量有限,总体补贴力度还比较小,覆盖范围还比较窄,需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本项研究要在已有农业补贴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纵向和横向研究,归纳提炼各地实践探索经验,分析现行补贴政策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开展国际比较研究,提出构建新时期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目标和框架。
研究要求
1.通过调查分项分析现行各种补贴政策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
2.通过总结国际经验深入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在整个农业支持政策中的作用和地位。
3.提出构建新时期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4.根据原则和目标研究探讨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框架。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08.发展生物质经济战略研究
研究目的
以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为主体的生物质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革命。在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并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支点,也是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内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项研究要深入分析农业生物质经济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总结各地的实践探索,借鉴国外生物质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促进生物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握生物质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对策建议。
研究要求
1.明确界定农业生物质经济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
2.深入研究发展农业生物质经济的重大意义。
3.开展农业生物质经济国际比较研究。
4.总结各地实践探索,分析生物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我国农业生物质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估。
5.研究明确我国农业生物质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领域和布局。
6.提出加快发展农业生物质经济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09.提高农业组织化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向着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要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市场谈判地位,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组织化,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要求总结我国提高农业组织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当前农业组织化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借鉴国外提高农业组织化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我国提高农业组织化面临的障碍因素,提出形势下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政策措施。
研究要求
1.提出农业组织化的概念、内涵及主要特征,总结农业组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阐述提高农业组织化的意义。
2.总结建国以来提高农业组织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3.判断当前我国农业组织化的状况,归纳已存在的农业组织化的主要模式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4.总结国外提高农业组织化的实践经验和重要启示。
5.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政策措施。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0.新形势下政府农业管理服务机制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随着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农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和强化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本项研究要求客观分析当前政府农业管理服务面临的形势与要求,阐述政府农业管理服务要与时俱进和转变职能的必要性,分析政府农业管理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借鉴国外政府农业管理服务的实践经验,探讨我国政府农业管理服务的职能定位,提出创新政府农业管理服务机制的重点及政策建议。
研究要求
1.分析当前政府农业管理服务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2.研究提出政府农业管理服务机制的构成及运行特征。
3.分析政府农业管理服务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4.总结发达农业国家政府农业管理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5.提出我国政府农业管理服务的职能定位与管理服务重点。
6.提出转换政府农业管理服务职能、创新政府农业管理服务机制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1.农业功能分区战略研究
研究目的
农业具有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在不同地域又各有侧重。根据我国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禀赋状况,将农业功能科学分区,对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项研究要求在系统分析我国农业各基本功能地域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功能区划方案,提出促进农业区域功能实现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研究要求
1.提出农业功能分区的概念以及农业功能分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功能区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提出农业功能分区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4.科学划定不同农业功能区域,阐述各功能区域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5.提出促进农业区域功能实现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二、公开招标课题(共20项)
200712.加大建设现代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本项研究要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农业投入经验效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在投入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着重研究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筹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办法和途径。
研究要求
1.以世界现代农业发展为例,概括在加大建设现代农业投入方面的规律性经验。
2.在回顾我国农业投入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农业投入面临的新的形势和问题。
3.研究提出加大现代农业投入的重点领域和区域。
4.研究提出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的原则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3.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设施装备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配置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本项研究要在分析发展现代农业对设施装备水平的需求基础上,总结我国目前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研究提出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明确战略重点和措施。
研究要求
1.研究分析发展现代农业对于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需求。
2.客观分析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我国目前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3.研究提出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4.提出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4.全面开放条件下提高农业竞争力战略研究
研究目的
随着5年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农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农产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扩大出口的难度越来越大,进口冲击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保障农业产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更具战略意义。本项研究要求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科学把握农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具体指标,评估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差距,剖析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比较分析我国农业优势领域和优势产品,总结农业强国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做法、效果及启示,提出全面开放条件下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研究要求
1.分析我国农业国际贸易形势,阐述在全面开放条件下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意义。
2.评述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农业竞争力的水平及存在差距。
3.分析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特别要对优势领域和优势产品进行国际比较分析。
4.总结农业强国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做法、成效及重要启示。
5.提出在全面开放条件下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5.2004-2006年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经验研究
研究目的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2004-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粮食总产、单产连续三年实现双增,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总结这三年来粮食增产的经验,对于稳定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项研究要在认真分析2004-2006年促进粮食连续增产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粮食的需求,研究提出我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重点和措施。
研究要求
1.深入分析2004-2006年粮食连续增产特点和影响因素,总结可供借鉴的规律性经验。
2.研究当前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实现粮食稳定发展的难度。
3.结合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粮食的需求,提出促进粮食生产的战略重点和措施。
4.提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扶持政策。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6.2004-2006年农民持续增收经验研究
研究目的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2004-2006年,农民收入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增量连续三年超过300元,实际年均增长在6%以上,是建国以来首次,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系统总结这三年农民增收的经验,对于今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要系统深入分析2004-2006年农民收入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研究要求
1.在分析2004-2006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构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这三年农民收入的增长特点。
2.研究2004-2006年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系统总结三年来农民增收的规律和经验。
3.研究分析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和存在的突出矛盾。
4.提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7.2004-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
研究目的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持续增加,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本项研究要在比较分析2004-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分析,重点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与国民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相关政策调整的关系,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为中央和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服务。
研究要求
1.研究分析2004-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和特点。
2.对2004-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与国民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相关政策调整的关系。在进行分析时,要考虑乡镇企业就业变化与打工人员的关系,最低工资政策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等。
3.深入研究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2004年以来,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但随之而来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了政策的效果和目标。本研究要求通过各种统计数据、典型调查全面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同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政策建议。
研究要求
1.通过统计数据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支出的变化特点。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地区定量分析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其中要根据农户类型分析纯农户、兼业户农民收入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的反应。
3.总结发达农业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做法和经验。
4.提出解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19.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预测分析
研究目的
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尽管我国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实现较快增长,但和城市居民比,农民增收仍然较为困难。保持农民增收的良好发展势头,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本项研究要在过去几年跟踪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非农就业状况等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出发,对2007年农民增收形势和幅度进行定性、定量的判断和预测。
研究要求
1.总结过去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
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对2007年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对这些因素在2007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预测。
3.就2007年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
4.就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0.农业资源保护补偿制度研究
研究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正确处理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转变增长方式,建立农业资源保护补偿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农业资源保护补偿刚刚起步,尽管在一些地方、一些行业在这方面开始一些尝试,但在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管理等方面还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框架。本项研究要求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总结分析已有农业资源保护补偿做法,借鉴发达农业国家的经验,研究探讨如何构建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业资源保护补偿制度。
研究要求
1.通过调查总结已有的农业资源保护补偿模式。
2.分析现有各种农业资源保护补偿模式的政策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实行农业资源保护补偿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4.提出新时期我国农业资源保护补偿模式及制度框架。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1.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近年来出现的“多宝鱼”和“红心鸭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对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本项研究要求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研究探讨如何从生产源头、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研究要求
1.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分析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生产源头、体系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重点分析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建设的经验。
4.提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2.改善农村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在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方面迈出重要步伐,但与农村发展的实际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距离。本研究要认真总结农村公共服务主要模式的基本做法、运行机制和实践效果,为政府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参考。
研究要求
1.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范围、性质界定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基本情况。
2.客观描述农村各种公共服务主要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主要成效,分析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探讨政府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
4.提出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3.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长效机制研究
研究目的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已成为保护农民权益方面需要刻不容缓解决的问题,建立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本研究就是要在深入了解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行为的基础上,分析存在这些侵害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剖析部分地区在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长效机制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而明确构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框架和措施。
研究要求
1.要对失地农民生存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行为的特点。
2.分析这些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行为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3.剖析部分地区在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长效机制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4.探讨构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框架体系以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本研究要分析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不同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内涵、标准、制度和建设目标,农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要求
1.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
2.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落后的深层次原因。
3.研究发达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和经验。
4.分析国内部分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
5.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框架。
6.提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5.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事实证明,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始终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当前比较普遍而且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于无法得到足够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的未来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研究在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深层次原因,对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体制提出合适的方案。
研究要求
1.通过问卷调查,用数据和个案分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
2.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阐明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3.介绍部分地区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做法,总结经验。
4.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6.新形势下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农业四税”全面取消后,乡镇机构改革关键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现行乡镇机构设置、管理体制基本情况,通过问卷和个案分析乡镇机构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原因,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乡镇机构管理体制。
研究要求
1.分析建国以后我国历次乡镇机构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2.分析我国现行的乡镇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分析现行乡镇机构体制下出现各种问题的体制原因。
3.总结“农业四税”全面取消后国内部分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4.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提出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7.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影响农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但改革还远没有到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农村资金紧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就是要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状况,剖析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政策建议。
研究要求
1.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状况,剖析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
3.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我国部分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4.总结国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5.提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框架和改革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8.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关系研究
研究目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完善民主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之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法制建设处于何种地位,能够发挥哪些作用、面临哪些问题、应当坚持哪些原则、需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等,迫切需要研究明确。本研究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深入分析农村法制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把握农村法制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农村法制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加快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措施建议。
研究要求
1.结合当前农村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深入研究法制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
2.深入研究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形势下,农村法制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提出农村法制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3.提出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研究成果应当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提出的对策建议应当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本研究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29.农业保险法律框架体系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农业保险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一个农业灾害高发频发的国家,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近几年,上海、吉林、江苏、黑龙江等省市先后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在试点过程中摸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总体上还不规范、不平衡,急需对农业保险进行立法,使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制度化、法制化,进而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步伐。本研究要分析我国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对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大意义,了解农业保险主体对法律保障的要求,总结国外农业保险法律的经验以及国内试点地区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明确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的重点问题,提出初步构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研究要求
1.通过对农业保险试点地区深入调查,分析农业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总结国外在农业保险立法方面的经验的启示。
3.明确构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4.明确我国农业保险法律的总体构想,推进农业保险立法的进程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5.草拟农业保险条例。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30.农业投入立法问题研究
研究目的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国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投入范围不断扩大,对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还没有一套规范农业投入的法律法规,使得农业投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本研究旨在分析农业投入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总结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农业投入立法的基本内容,并草拟我国农业投入法。
研究要求
1.研究农业投入立法的必要性,深入分析由于农业投入法律的缺失对农业投入的持续性和合理性造成的影响。
2.分析我国现有涉及农业投入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
3.分析发达国家在农业投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其经验和启示。
4.研究农业投入法需要明确的重点内容。
5.草拟我国农业投入法。
本研究2007年12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200731.2007年中央支农政策落实情况调查
研究目的
2007年,中央1号文件继续巩固、完善和加强惠农政策,在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本研究要调查中央惠农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总结分析中央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主要原因,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对策措施。
研究要求
1.调研以省为基本单位。
2.调研内容要包括农业补贴、重点农产品最低收购价、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调研要点面结合,既有全面情况,又要有典型分析。
4.深入剖析调研中发现的有关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本调查2007年10月提交最终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