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合同能源管理
财政奖励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安徽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财建〔2010〕1761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全省节能工作,深入推进我省合同能源管理,现组织申报第二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范围和要求
1.项目申报范围为( 财建〔2010〕1761号)文件明确支持的类别。
2.第二批国家备案节能服务公司申报项目必须是2011年1月1日以后签定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3.未开工项目一律不得申报。
4.已获得国家或省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已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节能项目不得再次上报,同一企业已获得支持的项目与新上报的项目内容不得重复。
5.不得申报项目主体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
二、项目申报材料
1.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共同上报资金申请报告正式文件及项目汇总表。
2.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单行本(要求列出目录并装订成册,一式六份)。
(1)由具有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①项目总投资高于5000万元或节能量达到5000吨及以上标准煤的节能项目需有乙级以上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论证意见。
②项目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或节能量5000吨及以下的节能项目需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要求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技术在本行业推广潜力和先进性说明。
(2)项目的备案或审批文件。
(3)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出具的意见(符合①项的要求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复文件,符合②项的只需出具初审意见即可)。
(4)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文本。
(5) 用地证明(仅对需新征土地项目,无新增土地的只需说明即可)。
(6)需要贷款的项目,需提供贷款合同或承诺函,自筹资金请出具近期银行存款证明。
(7)项目基本情况表(务必填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附件1-2)
(8)节能服务公司企业基本情况表(附件1-3)
(9)用能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1-4)
(10)项目业主能源管理情况,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能源购销台账,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项目改造前后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设备清单等。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11)节能服务公司对所附材料真实性的承诺声明、用能单位对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真实性的承诺说明(签章)。
三、项目申报组织
1.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抓紧开展项目申报,按照项目选项范围和选项原则,认真组织遴选,经严格初审和汇总后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同时切实督促在建项目进程,力争早完工、早申报、早补助。
2.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各节能服务公司、项目用能单位联合上报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并按照附件相关要求准备证明材料,以备节能量审核机构查阅。
四、项目申报时间
请各市于2011年5月15日前,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及有关文件联合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将按照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组织备选项目进行评审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备选项目下达节能量审核认定通知。
联 系 人: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 杨 浅
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 贾振东
联系电话:0551-2601146 5100595
附件:1.安徽省第二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汇总表(1-1)
2.节能服务公司和业主单位需准备的节能量审核资料
省发改委环资处 省财政厅经建处
二 〇 一 一 年 四 月 二 十 日
抄送:有关用能单位,有关节能服务公司
附件2:
节能服务公司需准备的节能量审核资料
一、公司基本情况
性质、业绩、技术力量、上游合作产品、技术单位及主要产品技术、主要项目案例等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改造所依附的主体装置及投运时间、项目进度(用甘特图表示)
2、项目工艺流程、技术原理或工艺特点,技术指标
3、项目边界描述(文字+框图形式)
4、项目改造前基准能耗指标
5、项目改造后能耗指标
6、项目节能量计算步骤,预期(实际)节能量
7、项目建设投资及使用情况(投资明细表含设备清单【型号、功能、分项投资额】、施工费用等)
8、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是否获得其他奖励资金的支持
9、项目能源审计报告(委托有资质机构出具)
10、项目申报文本
三、需提供的原始资料
1、企业营业执照
2、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文本
3、企业信用等级
4、专职技术人员资格证书
5、节能设备采购合同、采购付款证明、采购期银行对账单、采购发票及相关证明材料
6、节能公司与业主单位共同委托有资质机构出具的项目节能监测报告
7、项目正式运营后与用能单位的分配的结算凭证
注:以上一、二两项需提交A4纸打印加盖公章材料两份及电子版;第三项需提交资料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两份。
用能单位需准备的节能量审核资料
一、业主基本情况
性质、主要产品、产值、生产流程、总体用能情况等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实施前后的生产变化情况
2、项目实施前后产品产量(附表1)
3、项目实施前一年能源、耗能工质消耗情况。能源消费结构、数量、总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情况(附表2)
4、项目实施后(或一年)能源、耗能工质消耗情况。能源消费结构、数量、总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情况(附表3)
5、项目实施前用能工艺设备情况及工艺流程图
6、项目实施后用能工艺设备情况及工艺流程(附表4)
7、改造前后单位产品产量综合能耗
8、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及能源管理机构设置文件,能源机构岗位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责权限明确等情况
9、项目能源管理各项制度建设情况及管理状况
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仓储制度;能源财务管理制度;能源配置制度;生产用能管理制度(水、电、汽等),生活用能管理制度,化验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统计制度、能源消耗定额、考核和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10、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明细表和示意图(附表5)
11、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
按计量标准和量值传递,计量检测环境和工作条件,计量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计量标准周检合格率等四个方面满足项目计量要求的文字说明及管理制度。
12、项目实施后相关工序能耗状况变化
13、产品消耗定额、限额标准等资料
14、能源统计与上报制度执行情况
15、重点用能工艺设备运行监测情况(附表6、7)
三、需提供的原始资料
1、项目改造前、后能源统计报表、台帐;一次能源化验单、产品产量统计台帐等。
2、项目范围内各产品(工序)的产量统计记录(制成品、在制品、半成品等根据行业规定的折算方法确定),按国家统计局(行业)规定的产品产量统计方法计算。
3、原煤进厂过磅码单、化验分析台帐等。
4、项目范围内重点用能设备的运行记录(如动力车间抄表卡、记录簿、各车间用电及各种能源的记录簿等)
5、上报统计部门的报表,如《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表
6、项目能源输入输出和消耗台账,能源统计报表、月终盘存记录
7、能源输入输出的监测检验报告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运行效率检测报告
四、需提供的报表(见附表1至7)
注:以上一、二两项需提交A4纸打印加盖公章材料两份及电子版;第三项需提交资料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两份。
附表1
年1-12月公司产品产量表
部门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企业折标 |
折标产量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2
改造前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能源种类 |
实物量 |
等价值 |
当量值 |
吨标煤 |
% |
吨标煤 |
% |
|
|
|
|
|
|
无烟煤(吨) |
|
|
|
|
|
外购电(万千瓦时) |
|
|
|
|
|
外购蒸汽(吨) |
|
|
|
|
|
柴油(吨) |
|
|
|
|
|
汽油(吨) |
|
|
|
|
|
自来水(立方米) |
|
|
|
|
|
其他 |
|
|
|
|
|
合计 |
|
|
|
|
|
注:按实测热值折标煤或按规定系数折标,计算改造前一年综合能耗量
附表3
改造后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能源种类 |
实物量 |
等价值 |
当量值 |
吨标煤 |
% |
吨标煤 |
% |
烟煤(吨) |
|
|
|
|
|
无烟煤(吨) |
|
|
|
|
|
外购电(万千瓦时) |
|
|
|
|
|
外购蒸汽(吨) |
|
|
|
|
|
柴油(吨) |
|
|
|
|
|
汽油(吨) |
|
|
|
|
|
自来水(立方米) |
|
|
|
|
|
其他 |
|
|
|
|
|
合计 |
|
|
|
|
|
注:按实测热值折标煤或按规定系数折标,计算改造前一年综合能耗量
附表4
已改造用能设备汇总表
序号 |
改造设备名称 |
改造内容 |
数量 |
容量 |
位置 |
年节电情况 |
节约能源量(吨标煤/年)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
|
9 |
|
|
|
|
|
|
|
附表5
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序号 |
能源计量类别 |
Ⅰ级 |
Ⅱ级 |
Ⅲ级 |
综合 |
|
应装数 |
安装数 |
配备率 |
完好率 |
应装数 |
安装数 |
配备率 |
完好率 |
应装数 |
安装数 |
配备率 |
完好率 |
配备率 |
完好率 |
台 |
台 |
% |
% |
台 |
台 |
% |
% |
台 |
台 |
% |
% |
% |
% |
1 |
电 |
|
|
|
|
|
|
|
|
|
|
|
|
|
|
2 |
蒸汽 |
|
|
|
|
|
|
|
|
|
|
|
|
|
|
3 |
水 |
|
|
|
|
|
|
|
|
|
|
|
|
|
|
4 |
原煤 |
|
|
|
|
|
|
|
|
|
|
|
|
|
|
5 |
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6
锅炉监测数据表
序号 |
测试项目 |
单位 |
t锅炉 |
t锅炉 |
1 |
燃料应用基灰份 |
% |
|
|
2 |
燃料应用基水份 |
% |
|
|
3 |
燃料应用基挥发份 |
% |
|
|
4 |
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值 |
KJ/kg |
|
|
5 |
燃料消耗量 |
kg/h |
|
|
6 |
蒸发量 |
kg/h |
|
|
7 |
蒸气压力 |
MPa |
|
|
8 |
蒸气温度 |
0C |
|
|
9 |
蒸汽热焓 |
kj/kg |
|
|
10 |
给水温度 |
℃ |
|
|
11 |
给水压力 |
MPa |
|
|
12 |
给水焓 |
Kj/Kg |
|
|
13 |
锅炉正平衡热效率 |
% |
|
|
14 |
炉渣含碳量 |
% |
|
|
15 |
排烟处O2容积百分比 |
% |
|
|
16 |
排烟处CO2容积百分比 |
% |
|
|
17 |
排烟处空气过剩系数 |
|
|
|
18 |
排烟温度 |
0C |
|
|
19 |
环境温度 |
0C |
|
|
20 |
环境大气压 |
hpa |
|
|
21 |
炉体表面平均散热温度 |
0C |
|
|
22 |
炉体周围平均风速 |
m/s10 |
|
|
附表7
机电设备节能监测结果汇总表
序号 |
设备名称、型号 |
安装地点 |
电机型号及功率 |
电机输入功率(kw) |
电流A |
电压V |
功率因数 |
电机负载率% |
电机效率% |
备注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