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联合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联合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在京召开。联合领导小组组长、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联合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朝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联合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包信和主持。联合领导小组副组长、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江松,联合领导小组成员代表高鸿钧、张涛、康乐、朱日祥、龚旗煌、杨卫等出席会议。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分别代表联合工作组关于“2025年度前沿交叉研判联合项目立项建议遴选与评议情况”“项目总体进展情况”的报告,批准了2025年度的20个战略研究项目。会议还听取了唐本忠关于“聚集体科学前沿交叉研判研究”、郭雷关于“无人系统仿生智能技术前沿交叉研究”代表性项目进展报告。会议充分肯定了联合战略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如何优化战略研究组织实施、加强战略研究成果应用以及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窦贤康指出,当前国际科技合作形势日趋复杂,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和战略研判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把握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机遇。要科学把握前沿交叉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之间的关系,统筹谋划基础研究发展方向,增强战略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与系统性,为科学基金“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成果开放共享,坚持精准、科学选拔并培养多层次战略科技人才,激发创新活力;要以交叉融合推动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战略研究的方法与体系,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提供坚实支撑。
吴朝晖强调,组织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院士群体学术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锚定2035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以“十五五”规划为引领,深入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前瞻研判科学发展方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要厘清基础学科发展脉络,推进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整合与创新性重构,筑牢学科根基,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撑;要精准把握多学科深层次的交叉汇聚与融合趋势,推动科研范式变革迭代跃升,为破解重大复杂问题提供重要方法支撑;要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大势,识别判断未来发展主攻方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驱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科技强国建设筑牢根基。
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的一项长期任务。随着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入,2022年起,双方战略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前沿交叉领域。本次会议批准的20个前沿交叉研判项目,是双方联合组织的第四批前沿交叉研判项目,涵盖诸多前沿科学与技术领域,涵盖AI赋能学科发展(包括天文学、数学、化学、医学、饲草种质、构造地质学、作物核心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等),战略前沿方向(如数据智能、极端光学与应用、集成电路先导材料、复合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控等)以及综合性研判(如学科边界与交叉演化等)。 |